【南方日报】“最美医生”管向东的侠骨与柔情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,身材高大,步步生风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管向东是一个艺高胆大的“侠医”,作为“国家队”重症专家,14次受命出征,支援全国抗疫,每天进风险最高的“红区”,从不后退半步。
他也是柔情绕指的“仁医”,看到患者猝然离去难掩悲痛,写出广为传唱的抗疫歌曲;提出打造“有温度的ICU”,对待患者永远像是热情的老朋友。
是侠骨柔情,亦是医者仁心。管向东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、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。近日,他荣获2022年“最美医生”称号。
侠之大者
此次海南疫情,是我国应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.5.1.3分支的“首战”。8月6日,管向东受命抵达海南,这是他的第14次逆行出征。
管向东常说“不在床边看病人,所有的事都是瞎扯”。刚到海南的第一周,救治条件相对简陋,他常亲自上手救治病人,一干就是6个小时。有的病区不能开空调,在海南的高温下,隔离衣穿上不久就湿透了。

管向东(右一)在海南参与救治
与BA.5.1.3这一新分支“交手”两周,管向东和其他专家们也有了一些新认识:“这个变异株传染力很强。从致病力来看,我们观察到20%至30%的病人会有症状,如发烧、咽痛等,但味觉消失、腹泻等症状的比例比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要低一些。”
随着全国医护增援海南,管向东回归国家指导组专家的身份,把主要精力放在巡视督导、医疗管理、相互协作等方面,帮助当地逐步优化医疗救治条件。
疫情发生2年多来,巡回在全国各地的重症病房,已是管向东的工作常态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管向东14次受命出征,先后驰援湖北、黑龙江、新疆、辽宁、云南、湖南、河南等多个省份,累计抗疫超过340天。
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,管向东有着一副侠肝义胆。“凡为医者,侠之大者。奉命于病难之间,受任于疫虐之际。国有难,召必至,战必胜!”2020年初,管向东就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的身份,慷慨写下《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》,号召重症医护同道奔赴武汉。

2020年4月,管向东(左二)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
他的振臂一呼得到举国响应。据国家卫健委统计,当时全国4.26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中有1.9万名是重症医学人,援鄂重症医护人数占全国重症医学医护总人数的10%,他所在的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全员位列其中。
管向东自己也冲在前面。2020年2月3日晚,便去到当时堪称疫情“风暴眼”的金银潭医院。面对未知病毒,他一身侠胆。“那时候金银潭医院都是传染性很强的病人,但我们几个专家很轻松,没有一点恐惧。因为我们本身干ICU 的,心里都有数,只要把防护做好就行。”管向东说。
他的专业和乐观总能影响团队里的其他人。“管主任总是冲在最前面,他就是团队里那个扛战旗的人。”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司向说。
在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中,他也勇扛战旗。作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,他的很多创新探索,引领了我国重症医学科的建设。“重症医学的发展,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个人能帮助的一两个病人。带好学生,提升我国的重症专业,能让每年上千万的重症病人获益。”
性存温雅
管向东有一个小小的蓝牙音箱,音乐随他走遍大江南北。
唱歌是管向东的爱好,读书时他曾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;在海南虽然很忙,他仍不忘追看新一季的《中国好声音》。同为“重症八仙”的重症医学专家赵蓓蕾,曾笑称他为“被医学耽误的音乐家”。
他把自己对患者的柔情,也用音乐来表达。在武汉看到因救治无效离世的病人,管向东的心被深深触动,他花两三个小时写出了一首歌词。一星期后,由援鄂一线专家医护共唱的《我希望》面世:“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,我幸运我和他们相伴,我希望把生命继续点燃……”
“凡为医者,性存温雅,志必谦恭,动顺礼节,举止和柔,无自妄尊,不可矫饰。”这是管向东的座右铭。常年在ICU工作,虽然见惯生死,但管向东的内心仍有一些温雅、和柔、不可触的地方。“最难受的是什么?上午去查房的时候,一个患者还对你竖大拇指,向你敬礼,下午人就走了。”他说。
深知病重的苦痛,管向东总是温柔对待患者。“早晨!你系不系听广东话噶?我广东话几好噶。来握握手,用力,抓紧点。”在中山一院重症一科的病房里,他常用粤语跟病人打招呼,就像碰到许久未见的老朋友。

管向东
“ICU的病人都是到了生命垂危的关头进来的,是用生命在信任你。”管向东有一套“泡病人”的理念,制定了“TEA”制度——T(Tell,告知),E(Evaluate,评估),A(Answer,回应),要求医护每天必须抽出至少一小时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,打造有温度的ICU。
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,他常戴的医生帽上绣着 “党员管向东”几个大字,“患者知道你是党员就更加信任你。”在驰援全国各地时,他的防护服上写着“管爷”“管OK”等大字,让重症患者一眼就能认出他,就能心安。
“我是因为抗疫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,但比我做得好的同道还有很多很多。”在他看来,自己所做的无非是医生的本分:善良、探索、付出、担当。简单的几点,他坚持了30余年。
管向东的生日在8月。前年喀什,去年郑州,今年海南,连续3个生日,他都没能和家人一起度过,会不会留有遗憾?
管向东想得通透: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不是一句空话。作为重症专家,14次出征是我的分内事,家人也充分支持我。如果我没能参加,反而会成为一种遗憾。”
文/南方日报·记者:钟哲 李艾莲
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
报道时间:2022-08-18